在能源需求和节能减排的压力下,停滞已久的水电项目审批或将在今后五年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财经国家周刊报道 停滞多时的水电审批终于松动。
近日,国家能源局规划发展司一位负责人向《财经国家周刊》透露,《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即将上报国务院,其中水电被列为首位,《规划》显示,到2020年水电的总装机将达到3.8亿千瓦。
“要实现2020年水电总装机容量3.8亿千瓦的目标,未来五年水电新开工量至少需1亿千瓦。”8月23日,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总经理汪建平说。而“十一五”期间,全国水电实际开工量只有2000多万千瓦。
这意味着水电投资即将迎来转折的时刻。
在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中,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要达到15%,而水电将占据非化石能源目标的9%~10%,据此推算,水电要从2008年的1.7亿千瓦猛增到3.3亿~3.8亿千瓦。按照这一增量,预计到2020年,我国投入运行的70万千瓦及以上额定容量的水电机组总计将超过100台。
和发展规划调整同步的是,一些命运多舛的水电站也先后获得了准生证。7月18日,已开工建设7年的华睿集团(后更名为“汉能控股集团”)金沙江金安桥水电站获批;而《财经国家周刊》近日从环保部获悉,去年曾被叫停的华能龙开口水电站和华电鲁地拉水电站环评报告已获通过,目前正积极运作以期通过国家发改委的核准。
这是国家对常规水电站建设一系列核准紧收政策后的首次松动。
这个转折颇具意味。2008~2009年,全国仅核准开工水电项目累计1000多万千瓦,其中没有一个大型水电项目,但在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的压力下,“十二五”期间的水电开发无疑要加快步伐。
艰难转向
“2020年3.8亿水电装机目标是减排承诺倒推出来的,是一个硬指标。因为如果此装机规模无法实现,国家承诺的15%非化石能源占比的目标也将面临完不成的压力。”国家能源局一位官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而这一压力也成为水电松绑的政策动因。
2009年4月26日,中国政府首次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减排40%到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今年年初国家能源局再次声明,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15%左右的目标,常规水电装机应确保达到3.3亿~3.5亿千瓦。
在中国的电力能源结构中,火电和水电当仁不让地成为核心力量。无论从发电量来看,还是从电力装机容量来对比,“火水”二者相加占到总量近98%,处于绝对核心地位。而占到极少比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电力格局的现实,则从一个侧面传达着电力保发展非火电、即水电的刚性声音。
对水电建设而言,移民和生态问题已经成为横亘在水电建设领域的两座大山,环保部更是因为环评问题叫停华能、华电等电力央企的水电在建项目。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中列举的重点开工水电项目仅有1/3获批。
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一般来说,一个水电项目从评估到获批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整个评估过程必须严格,这是水电站建设中必须通过的考核。其中包括水生生物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报告、灾害风险评估等诸多专题。
对于发电企业来说,这一系列的评价都需要相对漫长的时间,并且直接影响水电站的工程进度,现实的例子是,金沙江水电站一个库区的鱼类影响实验就进行了4年多,最终得到的结论是水电站建设不会对该流域的鱼类造成重大影响;而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同样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跟进。通常情况下,环评工作需要在整个工程进度中不断跟进全程监控,在大坝建成后的运行阶段,环评仍然需要保持跟进。在环评过程中,企业往往为了达到环评要求而大笔投入资金,无疑加大了建站成本。
除了环境成本外,移民安置是水电开发的又一大支出项目。范晓说,水库移民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都没能完全彻底的解决,遗留问题颇多。由于水电站大多建在河谷山区内,而这些河谷地区又是比较贫瘠的地区,移民外迁后丧失了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劳动力转移困难,这导致了移民很难重新构筑生活等社会问题。
作为水电站建设主体,移民问题成了这些企业必须面对的又一大成本。移民的固定赔偿收入和用以构建就业体系的产业基金,都是由电站业主方提供,这意味着这些支出都会进入水电建设最终的成本。既便如此,在加大赔偿的前提下,移民问题仍然敏感而颇具争议。
成本的加高导致的直接原因便是水电建设的滞后,加之近些年来国家在水电建设上收紧的政策,水电和火电建设严重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