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供电公司融合互联网思维、方法、技术,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大数据应用为驱动,加快供电服务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
8月1日,河南省许昌市大坑李社区电缆故障,配电抢修人员用40分钟就完成了故障点寻找和隔离。“在没有互联网搭建的配电故障寻址手段前,这样的故障寻找一般需要3个小时才能完成。”许昌供电公司配网运检室主管杨伟杰手上小小的手机,不只是用来拨打电话的,它还是提高配网抢修效率的一件神器。近年来,许昌供电公司积极构建“互联网+”电力营销的智能用电互动服务体系,实现供电服务和抢修效率双提升。
利用线路智能巡检系统实时监测输电线路运行情况。寇宝刚摄
故障寻找智能化
许昌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利用互联网搭建配电故障寻址、开关状态量通信模块及配电网分级保护系统,共安装故障定位装置380余套、不对称电流源15台、开关状态量通信模块100套、分支线路带通信“看门狗”开关65台,覆盖城区配网供电区域的40%。该系统主要利用4G网络将故障信号上传服务器,运维人员通过手机可以实现故障区段的迅速定位,并与分级保护配合应用,彻底摆脱了传统的人工巡线方式,实现了配网故障的迅速定位和快速隔离。
该系统自2014年投运以来,共成功发送故障信息135次,成功拦截和隔离故障25次,极大地提高了配网供电可靠性。
抢修地图随身查
“我家位置偏僻,来过的朋友再来都不好找,你们怎么这么神呀!”6月25日20时,家住许昌市城中村罗庄村的陈先生打95598电话报修家中故障。到他家要穿过几条小巷,家里有亲友来访,他都要到几百米外的街口接应。令他意外的是,他还在街头左右张望等候抢修人员的时候,两名抢修队员已经排除了他的用电故障。
电力故障抢修人员能迅即准确找到他家,是依托“互联网+”电力抢修地图。2015年年初,许昌供电公司研发了“互联网+”电力抢修地图,实现全市“互联网+”电力抢修地图应用全覆盖。目前,该公司故障抢修到达时间从以前的30分钟缩短至20分钟。
“随着城市框架的扩大,配网线路结构复杂、变动快,依靠传统的大脑记忆,故障抢修常跑冤枉路。”抢修队员董耀武说,有了“互联网+”电力抢修地图后,实现了配电网电子图纸随身查,点开自己手机上的地图APP,按显示菜单点开故障台区,搜索到达目的地后,“互联网+”电力抢修地图就会自动找到最合理的抢修行驶路线,即使不熟悉地形的抢修人员,也能跟着地图导航路线轻而易举找到故障区域。
巡线有了“千里眼”
6月8日14时,许昌供电公司高考保电人员在电脑屏幕前,密切监视涉及高考保电线路实时运行情况,忽然发现在保电线路近处有吊车拆迁施工。他随即通知现场保电人员,制止了可能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施工。
许昌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专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了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与防外破视频监控系统。目前,智能巡检系统已涵盖供区全部输电线路及所有杆塔,巡视人员通过手持终端APP向主站发送巡视信息,管理人员可通过Web网页登录智能巡检系统服务器实时监督检查线路情况,还可对巡视人员历史巡视轨迹进行查看与统计,实现了电力线路巡检管理电子化、智能化、数字化。
同时,许昌供电公司在14处电力线路施工多发地段装设了视频监控装置,在办公室就可以实时监控线路通道内施工情况,以及时发现并制止违规施工,保障了供电可靠性。
用电实现智能化
6月22日,许昌丽瑞发制品公司负责人李先生满面笑容地走进许昌供电公司莲城大道供电营业厅,见到营业厅班长郭艳萍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专门来向你表示感谢的。”
原来,这家发制品公司交纳电费的平均价格一直偏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公司几个负责人愁眉莫展。今年4月,郭艳萍带着国家电网共产党员服务队走进这家企业宣传网站、微信、掌上电力APP等新型服务举措时,李先生学会了如何实时查看自身用电信息。经过一段时间的用电负荷观察和分析,他意识到自己公司用电量大多集中在高峰用电时段,因此平均电价较高。李先生立即组织调整了生产方式,将耗电量较大的工序大都调整到了负荷低谷时段,通过一个月的运行,6月的电费均价比原来下降了将近10%。
目前,许昌市区已经实现智能电能表全覆盖,县域年底前实现全覆盖目标。随着智能电表的普及和远程数据实时采集的实现,许昌供电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站、微信、掌上电力APP的方式,向广大客户提供了自助查询用电信息服务,客户不仅能随时了解自己的用电信息,还能根据自身用电习惯调整生产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