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产品、发展、推广,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在创建和壮大的过程中这四个要素必不可少。本次上海之行,让我们有机会走进控保,与胡总畅聊生意经。”
关于行业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有其规律,兴衰成败是经济发展演变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对行业兴衰及现状的正确解读,往往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推进作用。
Q1:2015年对低压行业发展而言是严峻而残酷的,对此,您如何看待?您认为对贵企业而言,面对这种环境,企业该如何应对?
胡春波:我进入低压行业多年,今年的行业环境确实十分严峻。对这个问题,我也经常同身边的朋友一起探讨,他们也都有同感。但是,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的是,市场或者行业发展到某一阶段,出现困境也是正常现象,我们要理智看待。对企业而言,不管外部环境如何恶劣,只要在平时发展中打好基础,就不用担心。
以我们公司今年的发展为例,虽然行业不景气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并没有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多大阻碍。究其原因,我想这与公司的整体规划有很大关系。
从进入电气行业开始,我们就致力于企业品牌塑造、产品品质严格把控,如我们的控制保护开关电器、双电源、火灾监控器等产品。经过多年的努力,使产品技术含量与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行业中也得到了更多的用户认可。虽然大环境下,很多企业为了生存,采用打价格战等方式,降低产品价格,对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是我们的产品由于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和企业的服务品质有了更大的提升,即便价格上升,注重品质的客户经过权衡和对比之后还是会选择我们。
因此,我们需要明白,参与市场竞争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除了产品品质,我们在售后服务、应用监督、品牌塑造方面也都做的相对较好,基础打得牢固,企业根基就扎实。这种实力可能在平时难以显现,但是真的到了市场不景气的时候,企业硬实力的作用就会凸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Q2:有的企业认为市场不好,就要调低价格,您如何看待?
胡春波:我们的产品也会调整价格,只不过与很多企业不同的是,我们的价格是往上调,而非降价。有质量才有价格,有利润才能支撑企业良性发展,能良性发展的企业才能够给客户提供好的服务。真正有实力、有想法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依靠的是企业的综合实力,例如企业品牌、产品品质、售后服务质量、产品技术实力等等,而价格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打价格战也从来都是不强者的游戏。虽然表面看,原材料价格下降会影响产品价格下降,但是为了保证产品品质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我们在产品研发、技术成本、人力成本、企业宣传、企业管理上每年都在大幅度的加大投入,要给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就必须要让企业综合实力都保证能持续的不断提升。
就拿产品这一点来说,我们的产品从生产到投放到市场的检验标准都超过了国家标准,除了国家强制要求的实验项目和检验项目,我们还根据产品多年来在市场上的使用中产生的问题,自主增加了多项检测设备和完善了检测手段。而在原材料上面,我们也比行业普遍采用的标准做了大幅提升,比如银点加大、增厚,铜材严格要求标号提升、彻底放弃以前采用过的B级标准,只保留A级和特级标准等等,公司所做的这些改进都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品牌。所以在柳市很多产品在降价,但是我们的产品价格一直在提升就是这个原因。时间长了,客户也会知道产品的品质比价格更加重要,所以即便我们的价格一直向上,但是客户跟我们的合作却越来越多。
Q3:深入行业多年,在您看来,我国低压电气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胡春波:我个人认为,未来,低压电气行业的发展会向智能化、网络化集中控制方向发展,甚至有可能未来的电气产品也可能实现物联网控制。
很多年前基于对市场的认识,我们就开始推广智能产品,如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智能漏电综合保护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电弧故障探测器等。虽然在当时,这些产品在很多企业看来还只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尚未得到大众的认可,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必然会成为一个趋势。做企业就要有长远的目标,只有兼顾行业发展方向才能让企业逐渐壮大。以目前来看,我们当初关注的一些产品都已经成为市场的热销产品。因此,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产品智能化、高端化必须成为企业研发首要考虑的问题。
以我们的产品为例,控制与保护开关、预付费电表、预付费断路器、重合闸开关、电气火灾监控器等都开始慢慢实现通过网路化控制。通过485通讯、电脑联网,可以检测信号,远程控制、及时解决问题。现在我们就开始着手研发、制造与推广,才能有机会在未来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行业的变化发展,目前大家都在谈论互联网+,很多生产型企业也希望在互联网方面有所作为,但却苦于没有很好的办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工业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变化,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之路上挑战和机遇并存。随着工业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必然还会对大众消费品生产企业的销售方式、客户的购买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作为工业品生产企业,虽然网络会给企业的销售方式带来影响,但还不至于到完全更改消费模式的阶段,对互联网的影响应该理性的判断。
关于产品
对企业而言,产品就是发展的基石。在研发、生产、推广的系列活动中,企业会面临很多问题,解决问题、顺利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就意味着企业的延续。
Q1:在产品研发方面,贵公司是如何考虑的?
胡春波:产品研发一直都是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我们也需要在产业升级上面花费精力去做。早在2010年的时候,我们就研发了一款智能多功能保护器(简称“智多宝”),还为此专门注册了商标,但还没有进行生产。这款产品虽然研发的比较超前,时至今日也还没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我相信未来还是非常有市场的。同时为了更快普及智能电气产品、实现企业转型升级,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媒体进行推广与宣传。
基于市场的考虑,我们在产品外观设计、结构设计、程序设计、技术升级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进步,未来仍以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产品生产为目标,仍然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企业发展观念。
Q2:好的产品肯定会被模仿,您如何看待产品被模仿?
胡春波:模仿实际上是大环境造成的,是一种思维导向。在很多行业,抄袭现象普遍存在。这种行为不好,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首先,国家应该加大对企业创新、企业注重知识产权的引导和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目前很多企业也做创新,但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仿制品的快速出现严重打击了有创新想法的企业的积极性。
其次,企业自我约束。抄袭就意味着永远跟在别人后面去做,永远都不能超越,任何一个有理想的企业都不屑这样做。而我们的理想与追求就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Q3:我国很多产品由于模仿严重,在国际市场形成了一定的恶劣影响。我们一直在提倡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您如何理解“制造”和“创造”间的区别,如果想要实现这一转变,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胡春波: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制造”和“创造”。用行业的话术来说就是OEM和ODM。这两个模式一个是你设计我帮你做,或者说别人设计我来做;而另一个就是原创的技术,让被人做;这是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
对目前我国很多产品留给国际消费者的印象就是低端、仿冒产品这种现象,举两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
首先,以电气行业来说,似乎很多消费者就认为柳市的电气产品就是低端和仿冒的代表,上海的电气产品就是高端和正品的代言。其实不然,如果深入行业了解就会发现,行业内很多产品都是在柳市制造生产的,以此推论,柳市不应该成为低端和劣质产品的代名词。
其次,苹果手机很多也是在中国生产。因此不能一概而论说中国做不出好的产品。
之所以市场上有这些舆论,我认为原因有两点:一是政策导向;二是观念问题。有些企业明明可以做出好的产品,但却不去研发,究其原因,是成本过高让企业不堪重负,加上大环境影响,所以很多企业也就不把经历放在提高产品水平上面。
在我国,很多产品生产出来之后是低端的跟国家政策有跟大关系。在德国、法国不会有很多企业做同一个产品,但是在中国,一个行业会有很多企业,甚至企业数量已经达到泛滥的程度。企业过多、竞争压力越大,市场环境越恶劣,为了生存,一些企业不得不采取低价竞争、压低产品技术水平等方式求生存。
我认为,要想市场更加规范,还得需要政府进行一个合理的引导和控制,控制企业数量。国家要做产业调整,明确某一行业究竟需要多少企业才能保证市场正常运转,实行必要的优胜劣汰。
另外还需要明确一点的是,市场需要创造也同样需要制造。不能说制造就不好,有研发就要有生产。无论在什么样的状况下,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去做研发,市场需要制造企业的存在。对制造和创造我们要客观的看待,为了我国电气行业甚至更多行业的健康稳健发展,我们要加大制造,提高自己的研发水平;同时,一定程度上保留创造企业也是必须的。两者需要相结合。
国家提倡我们做创造的东西,是因为我们之前很缺乏,但它的前提并不是否认制造。
Q4:我国产品制造技术在哪些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弥补?
胡春波:我个人认为:技术包括研发、生产、管控等多方面的因素。我国是制造大国,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在技术层面我们并没有多大的差距,差别在核心技术。我们的工业起步比国际上其他国家确实晚,所以存在核心技术的差异也理所当然。提高技术水平有很多方法,比如,一些企业加大和高校的合作借以提高自己的研发水平,力求跟国际接轨等。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还需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而定。
关于发展
发展,是企业创立、前进、蜕变、壮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有明确的规划和既定目标。寻求发展的方式很多,但最好的方式就是适合企业自己的方式。
Q1:岁末年初,在盘点2015年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对2016年的规划是什么?
胡春波:我们一直比较坚信的是,我们是一个非常有战略眼光和有战略规划以及有军队化执行力的企业,很多重点规划基本都会提前三年甚至五年规划好。
比如,企业从成立之初,我们就确定了产品的定位、企业的发展方向。一个企业只有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要什么,才能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既然选定了这个行业,我们就要选择最有难度、市场上很少研发的产品去攻克,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让企业有更多的筹码参与市场竞争。
2015年虽然低压电器行业整体环境不尽如人意,但对我们而言,却是收获比较大的一年。今年我们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思考和讨论一些细节的规划,比如产品的研发问题该如何解决,品牌的塑造和宣传该如何更好地进行、客户的服务品质该如何提升等。通过规划,我们认为2016年对企业而言必须要做的事情有几点:
第一,坚持产品的创新,提高产品技术水品,这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方面;
第二,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管理,提升企业的产能和规模,以及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
第三,加强品牌的塑造和宣传,提升企业知名度。纵观市场,无论哪个行业,凡是发展的好的企业,其品牌影响力和消费者的认可度必然都是非常高的。认识到这一点,如果企业要想长远发展,扩大品牌的宣传力度必不可少。
Q2:在你看来,目前企业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您认为该如何解决?
胡春波:人才问题是我们最大的问题。确切的说这是很多企业都无法逃避的问题。社会的浮躁,使得但凡有点儿能力的都会直接跳槽,让企业非常头痛。这个问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只能采取一些方式和手段,尽量减少损失。在我看来,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应该做到两个方面:
首先,树立良好的价值观点以及从根本上让大家拥有归属感。这一点,我们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其次,建立大家认可的企业文化。给大伙儿一个听着都热血沸腾的企业愿景;
大家只有观念一致,才能携手闯天下。
关于推广
对企业而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早已经过去,在塑造品牌的知名度和认知度过程中,选择行之有效的推广手段和方式至关重要。
Q1:电器文化节举办多年,褒贬不一,从近两年来看,甚至是非议更多。从您了解的情况来看,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企业该如何加强自我宣传?
胡春波:电器文化节在前期的多年时间里,确实对企业产品和品牌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对中国电气行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这几年,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的及时交流与沟通。让更多的人可以从网络筛选资源,电器文化节原本最重要的提供信息共大众汲取的作用已经逐渐消失。实际上这就是从买方市场到卖方市场的转变的结果。
对企业而言,宣传必不可少。你们赛尔作为工业品传播服务机构,积极举办各种会议、发行资料,加强了企业与用户间交流,选择与赛尔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是经过慎重的考虑。赛尔的十几年如一日深入行业的坚持让人信任与佩服,我们与赛尔的合作也是战略性的决策。希望与你们的合作能让我们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