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尔电气应用》:如果说2008年我国中小企业陷入困境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需下降引起的话,那么今年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则更为清晰地反映了已经发生根本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环境成本上升等三个方面。您怎么看待这些发生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
祝孔海:企业外部环境比内部环境还要重要,对于企业而言,内部环境通过自我改善可以逐步得到妥善解决,但外部环境企业显得无能为力,只能被动的接受。近年来,企业外部环境不是特别好,主要表现为国内外宏观经济波动太大,除了部分企业可以自我消化或者维持生存之外,对于有些企业来说,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要说发展了。近年来,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波动比较大,宽松的政策很快转向紧缩政策,企业没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更没有好的办法应付快速变化的系统性风险。
这些年来,能源价格与原材料成本上升,对企业而言是不可预测、不可控制的,集中体现在这些领域存在较强的垄断性,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能源交易价格的控制权,即使短期能源价格有些回调,也难以改变能源长期价格上升的趋势,中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耗大国,目前的发展模式仍然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世界市场上,中国还缺失价格话语权。不过,能源已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通过实施各种措施来逐步解决这个方面的问题。能源与原材料成本较高,也与国内流通领域过高的交易成本有关,虽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取得了较大进步,改善了企业外部环境建设,但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直接或间接的增加了企业成本。
劳动力与环境成本不是上升了,而是正常的回归,劳动者一直承受着高强度的劳动、较长的工作时间以及恶劣的工作环境,长时间内劳动报酬与劳动成果不成比例,较为廉价的劳动资源显然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相协调,即使今天劳动价格有些上升,依然没有完全反映劳动力真正的价格。另一方面,企业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侵占了社会大众生活的“公共环境”,早已应该“买单”,这一方面没有可以探讨的余地,也不应该放纵企业污染环境方式换取暂时的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不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这两个因素虽然对企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可能更为重要的是还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稳定的制度环境、创新以及法律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制度发展,特别是改变目前严重不合理的国民分配体系,争取国际市场发言权,降低财政与金融的过份资源集中,保持经济政策稳定性,是解决目前企业发展问题的主要路径。
《赛尔电气应用》:目前,市场关注的重点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认为过紧的货币政策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生存,从而要求放松货币政策。但也有另一种声音说,融资难是中国中小企业长期存在的问题,但并不是现在造成他们亏损或倒闭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审慎对待总量货币政策的变动。您怎么看?
祝孔海:宏观经济政策不稳定以及金融市场不完善,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2008年过度宽松的经济环境,造成了货币流动性泛滥,随之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为了治理物价,宏观经济政策在较短的时间内转向较为严厉的紧缩,使得企业融资环境极剧恶化,特别对于温州民营经济发达的城市是致命的,这会带动民间资本价格的急剧攀升,资金的价格超过了企业平均利润率,而有限的银行放贷资金难以满足需求,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毫无疑问,目前放松银根对于中小企业是必须的。其实,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资源很有限,需要外部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稳定的经济政策环境,在外部环境稳定的条件下,中小企业较容易控制发展过程的风险问题。否则,多变的经济环境,让那些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无法抵御市场风险,当“冬天”来临的时候,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可能是一场“灾难”。
今天,中国的资本市场依然扮演了“圈钱”角色,所有的公司都想争取上市机会,一旦上市成功,使之不需要支付多大代价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巨额资金,稀缺的资金资源不合理配置,影响到了全社会的资金分配,造成了企业间不合理的竞争条件。近年来,尽管IPO以极快的速度扩张,但对于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还是杯水车薪。这种融资体系,对于整个宏观经济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一个社会储蓄量总是一定的,那些争取到上市机会的企业可以不需要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巨额廉价资源,在缺乏成本强有力的约束下,培养了一大批懒惰与不思进取的企业,损害了社会的公平与效率,也恶化了那些未有上市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可以说,不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功能缺失的资本市场,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赛尔电气应用》:资金链的问题是当下温州企业遇到的大问题,在当下的环境下如何保证企业资金链的稳定性?当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如何让企业借助外部融资渠道,减轻融资压力?
祝孔海:这个问题不是温州问题,而是全国各地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只不过温州民营经济发达,出现问题较多而受到关注而已。没有人解决温州企业融资问题,民间融资在企业资金来源中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在目前经济环境下,企业利润率低于利率,短期还可以承受,时间稍长只能侵蚀企业现金流量,最终引发资金链断裂。金融体系以及民间利率设限不应高于企业社会平均利润率,这是底线,事实却相反。当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谁愿意去救助一个没有市场机会而充满风险的企业,除非找到一个不计成本、不计风险的资金来源,如果寻着这种思路,解决这个难题只有两个:一个是股票,一个是财政,问题在于财政是不可能投入这些问题重重的中小企业,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个就是股票,这也不是无限制的,中小投资者的资金不是无限的,也有“被掏光”的时候,现在就是这样。同时,大多数基金资金与中小投资者的“口袋”掏光的时候,消费市场又有谁来“买单”。从目前来看,在资本分配体制优化、经济环境稳定性未充分改善之前,中小企业要么争取到上市机会,要么“自我救赎”,别无选择。
《赛尔电气应用》:目前,温州工业电器行业利润率一般水平只有1%至5%。而在2000年前后,这一利润空间可达到10%左右,这种利润率的变化主要是有哪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祝孔海:今天与2000年前后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外部环境变化太大了,税收成本大幅度上升,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资本市场快速扩容近,使得购买力与承受力大幅下降;还有人民币快速升值,利率不断攀升,进出口企业的无序竞争以及国外垄断价格传导,都是压低市场利润空间的因素,面临这样的经济环境,能取得1%至5%的利润已经非常可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