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农网配网线路线损进行调查,找出线损偏高的设备,对其采取措施,通过在10kV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提高了线路功率因数、电能质量,降低了线损,从而达到节能降耗、增供扩销,真正实现了降低城区配网线损。
【关键词】配电变压器,线损,无功补偿装置,电容器
针对电网网架结构薄弱,电网用电负荷分布极为不均,动态无功支撑严重不足,电网运行中长期存在无功补偿容量不足和配备不合理等问题,根据电网实际情况,需要安装无功自动补偿装置,通过在10kV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合理配置电容器,从而有效提高了线路功率因数、电能质量,降低了线损。
1无功补偿问题所存在的缺陷
运行中的配电网,不仅有功要平衡,无功也要平衡。通常对有功的平衡都非常清楚,但对无功却远没有像有功-样引起重视,当电网的无功平衡失调,功率因数降低时,电力设备得不到合理应用,线路损失增大,用户末端电压下降。因此、无功补偿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通过农网建设和改造,农村电网的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电容器配置不合理,电容器基本上均配置在变电站,数量较少少,单只容量太大,对提高功率因数达不到预期目的,主要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1)线路无功补偿容量不足,造成无功传输量过大,配网原有的零星电容补偿装置多为简易型,需在停送电操作前退出运行,且不能依据负荷变化进行及时投切。
(2)由于负荷发展的不规则性,部分配网线路出现过载运行现象,在传输过程中存有瓶颈问题。
(3)配网负荷季节性较强,而未端的35kV变电站多为无载调压主变,由于负荷波动,造成了电压调整不及时。
(4)部分配网线路存在超半径供电问题,未端电压降较大。
(5)配网线路安装的控制电器较少,因配网检修、业扩工程造成了较为频繁的停电,使配电变压器增加了空载运行时间。
(6)配网故障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电量,如树障、接地、异物搭挂等。
(7)部分低压供电台区配置的变压器容量与负荷不匹配,存在小马拉大车现象,台区内的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中性点偏移。
[附件:下载该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