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摘要内容
[无功补偿]动态无功补偿器的负序分量和特征谐波补偿算法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1-03-04 | 82 次浏览 | 分享到:

  1 引言

  电力系统早期无功补偿装置为机械式投切并联电容器,属于慢速无功补偿装置[1]。20世纪70年代以来,电力电子元件引入传统的静止并联无功补偿装置,从而实现了补偿的快速和连续平滑调节。以晶闸管控制的电抗器(TCR)、晶闸管投切的电容器(TSC)以及二者的混合装置(TCR+TSC)等主要形式组成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得到快速发展[2-4]。但SVC是阻抗补偿型,随着电压的降低其无功输出也会与电压成平方关系降低,使得输出能力降低。而且SVC本身要产生一定量的谐波,如TCR型的5、7次特征次谐波量比较大,其他如SR,TCT等也产生3、5、7、11 等次的高次谐波[5-7]。

  随着大功率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GTO、IGBT及IGCT的出现,电力电子逆变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此为基础的无功补偿技术也得以迅速发展。无功补偿技术从无源发展到有源动态无功补偿[8]。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ASVG),属快速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9]。但是 STATCOM装置成本取决于功率半导体器件。其中逆变部分所需IGBT价格昂贵,且输出侧需采用隔离变压器曲折串联的方法与电网互联,成本很高,一次投入很大,经济性较差[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