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跳跃”,是指断路器在手动或自动装置合闸后,如果操作控制开关未复归或控制开关触点、自动装置触点卡住,此时保护动作使断路器跳闸而发生的多次“跳-合”现象。目前多采用电流启动,电压保持的电气“防跳”设计,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但由于保护装置操作箱及开关机构箱都设有防跳回路,两套回路简单并存虽解决了“跳跃”的问题,却引起控制回路的其它问题,所以必须对“双防跳”回路进行处理,才能得到比较完善的控制回路。图1是典型的操作箱及机构箱控制回路的配合。
1 一般接线存在的问题
图1 操作箱和机构箱控制回路
从图1可以看出,以往一般的接线是:1D49和1D50在操作箱短接后接到机构箱的+X1:610,机构箱厂家设备出产接线是+X1:531和+X1:530短接。当断路器合闸时启动了机构箱的防跳继电器+K3;由于+K3的返回电压很小(一般只有5%Un)合闸以后,跳位继电器TWJ通过机构箱的切换开关+S4的1-2接点到+X1:530、531,再经过开关常开接点23-24到+X0:27,经过防跳继电器+K3接到负电源+X1:626形成通路,使+K3处于保持状态不返回,断路器在跳开后,+K3的常开接点24-21仍保持回路通。其常闭接点14-11使得合闸回路断开,所以不能再进行合闸操作。同时,当防跳继电器+K3内阻选得太小时(较少出现),跳位继电器TWJ的分压到达启动值时,合闸情况下TWJ也会启动,使跳、合位置指示灯同时亮,出现异常;而合闸位置继电器也可能不能返回。这些都是比较严重的缺陷。
2 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1:取消机构箱的防跳回路,即解开+X1:531和+X1:530短接片。这也是最常见的接线方式。这样做解决了上面的问题,却也有缺陷:机构箱就地操作时,没有防跳功能;在操作箱和机构箱之间合闸回路出现带正电故障时,也不能起到防跳作用。所以这个方法不可取。
方法2:在操作箱中解开1D50和1D49的短接,1D50通过断路器常闭接点接到负电源。这样也能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这样的接线跳位继电器,却无法监视合闸回路的完整性,使得控制回路出现问题时,没办法发控制回路断线的信号,这在无人值班变电站中更是不允许的,所以这个方法也有缺陷。
方法3:在操作箱中解开1D50和1D49的短接,1D50接到机构箱的+X0:23,这样也能解决上述问题,跳位继电器也能监视部分合闸回路的完整性,这个方法比较好,但它却无法监视到最容易出现异常的切换开关+S4的状况,这是不足之处。
方法4:改造机构箱的防跳回路,即解开+X1:531和+X1:530短接片,再把+X1:531和+X1:611短接起来。通过切换开关+S4,把跳位继电器TWJ与机构箱的防跳回路隔开,也就是在操作箱操作时,采用操作箱的防跳回路,在机构箱就地操作时,采用机构箱的防跳回路。两者并存,互不干涉,这样的接线不但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也解决在机构箱就地操作没有防跳的问题,并且跳位继电器也能更好地监视合闸回路,也不存在防跳继电器内阻需配合的问题,是比较完善的接线方式。当然,此接线中还是有不足之处的,在弹簧储能(+BW1)、压力闭锁(+K9)、就地操作(+S4)时,都可能误报控制回路断线信号,但由于监控系统会先预告上述信号,所以一般不会造成误解。设计中推荐采用这种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