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创建于1952年,最初位于慈宁宫区,此后,几经迁移和改陈。2020年5月,全新的故宫陶瓷馆于武英殿正式开幕,这也是故宫博物院史上第五次更新陶瓷馆设施与展览。
陶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从质朴的陶器到原始瓷、青瓷、黑瓷、白瓷,以及色彩丰富的颜色釉瓷,再到颇具匠心的釉下彩、釉上彩瓷等,中国陶瓷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层出不穷的品种,都在世界工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新陶瓷馆以故宫博物院武英殿、“工”字廊和后殿敬思殿为主展厅,以17个主题展示中国陶瓷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突出展示“各种釉彩大瓶”等体量较大的展品。力求尽可能全面地展示中国陶瓷悠久的发展历程和所蕴含博大精深的文化,更充分体现故宫博物院收藏古陶瓷的丰富内涵。
武英殿形制与文华殿相似,给人感觉更加开阔、宏伟。于是,设计师采用在殿内壁设置展柜,保持古建筑原有格局,并且减少自然光干扰,用人工照明加强亮度,渲染古建筑内饰之美。
Seity照明很荣幸为本项目提供照明解决方案及产品服务,旨在用光体现建筑本身的时代特色与细节,提高新陶瓷馆的视觉观感质量和空间体验,营造视觉舒适的光环境。
陶瓷馆是故宫的基本陈列,为更好地展示陶瓷的数量、品种和工艺水平,经过全面升级的武英殿,在照明光源、展览形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琳琅满目绚丽多彩的各式精致陶瓷与气势恢弘、富丽堂皇的殿堂原状风格交相辉映,达到双重华美的展示效果。
武英殿陶瓷馆的照明设计,秉承“安全”“还原”“舒适”的理念,在更好地保护文物的基础原则上,通过运用光与影的变化,营造出富有生命力、整体优化的照明效果,以呈现和还原展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为参观者提供一个舒适的优质光环境。
设计师通过人工光与天然光的配比,保持传统古建筑室内氛围的同时,还兼顾展品和建筑空间的呈现。经过对天然光的分析,确定对光敏感文物的合理位置,以及将室内干扰最小化并选用能适应不同文物需求的灯具。
暗藏于天花的Seity 30D条形洗墙灯,利用向上投光的方式,以3000K暖白光由下往上渐层洗亮殿内墙立面,避免参观者感到眩光,同时也使屋顶的格局清晰地呈现,呈现传统宫殿建筑的庄严感。
大殿内的建筑照明与文物照明、文物说明照明形成一个有机的光的体系,用不同层次的光照突出展览的重点,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照射在物体之上,突出故宫特有的建筑特色和审美特点,3000K暖色调的光线向观众传递出陶土、窑炉、烧造等一系列的审美信息,从而获得一种心理暗示。
馆内照明设计利用自然光的通透和大殿古建半透光的结构特点,创造了一个由殿外自然光向殿内人工照明过渡的环节,运用光线的交叉投射,从点照明自然流长地过渡到面照明,不会因照明的生硬过渡而影响观众的注意力。利用Seity条形洗墙灯的定向照明从上侧投射,通过不同的亮度对比,明暗光影间,赋予文物立体感和生命活力。
武英殿室内空间利用间接照明展现金碧辉煌的殿体建筑;运用重点照明,烘托出陶瓷的釉色纹理。同时,运用人工光与自然光的有机变化组合,使得展厅达到主题突出、层次丰富、明暗相宜、和谐优美的效果。
于天花设置的Seity 30D条形洗墙灯在保证减轻照明系统荷载的同时,3000K的色温光线营造细腻而丰富的视觉层次,灯具隐藏与建筑完美结合,强调“见光不见灯”,细腻柔和的光线在暖白色的色调中传递着轻盈与庄严之感。
在保护天花的情况下,采用3000K φ75偏光洗墙筒灯均匀洗亮殿内背景版面,灯体纤薄+360°可旋转,实现光照方向与强度的理想平衡。合理而精准的配光,将高亮区域集中在墙面中上部,同时通过控制系统调节照度,达到观赏和保护文物的双重目的。在灯光的刻画下,展品和建筑相互映衬,千年的记忆宛若在时光的交错中定格。
光是视觉艺术的灵魂,也是新陶瓷馆的灵魂。通过光与时空的对话,让历史和现实在同一个光空间下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