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供电公司担负赤峰地区12个旗、县、区及辽宁省建平县部分地区共计9万多km^2、300万人口的供电任务。赤峰电网共有220kV变电所11个,66kV变电所163个(其中农电变电所119个,厂矿26个),66kV送电线路188条(农电所属156条),总长为3987.376km。做好农村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作,是保证赤峰地区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随着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农电负荷的不断增长,农网改造力度的不断加大,农网网架结构日趋复杂,相应的保护配置、继电保护的动态管理技术不相匹配,使得农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问题(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日趋矛盾。
1 农网结构及保护配置
a.农电变电所大多为66kV变电所,主结线为单母线分段及单母线,电压比为66/10kV,主变一般按2台配置。由于负荷波动大,2台主变在负荷高峰期低压侧并运,负荷低谷期分运或单运。
b.主变保护根据容量大小有配置熔丝保护,主保护配置速断、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主变后备保护配置过电流保护。
c.出线保护配置两段式过流或三段式过流保护,并配置一次重合闸。
d.线路串接级数多、分支线多、供电半径长。
e.线路线径细、负荷重,且负荷变化大、随机性强。
f.配电变压器数量多,励磁涌流大。
g.农网面积大,改造困难。老旧线路很多,线路质量相对较差,故障率较高。
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1 选择性差
a.农网因串级级数多,按常规后备保护时间逐级配合,越靠近电源的保护时限越长。若尽量保系统,从上级向下级逐次配合,在线路末端出现0s保护动作时间,使用户保护无法配合。在保护灵敏度满足的前提下,可适当在某一级退出后备段,以节省系统时间级差,或采用重合闸补救方法。
b.对于保护配置为两段式的保护,选择性更差,所以保护配置最好为三段式保护,特别是靠近电源侧保护为三段式保护最优。
[附件: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