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摘要内容
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及制氧厂北区照明设计
来源:《照明技术与设计》2022年6月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 2023-02-20 | 208 次浏览 | 分享到:
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以建筑照明一体化为设计原则,结构预留灯具安装节点,避免灯具眩光对转播、运动员、裁判员、观众等造成干扰;制氧厂北区通过照亮建筑立面,为地面提供功能照明,用光朴素,为各种功能情境的植入预留空间。

关键词:滑雪大跳台 首钢工业遗产复兴 眩光控制 冬奥景观照明

同原(北京)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牛本田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张昕



引  言

  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作为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唯一雪上竞赛场馆,其根据赛事需求所设计的特殊“飘带”造型,已成为长安街西线重要的视觉标志。确保景观照明灯具在不干扰比赛和转播的前提下,呈现大跳台“飞升”的动势,是照明设计的重点。


1、项目概况

  首钢滑雪大跳台位于石景山区首钢园,是全球首个在工业遗址内的冬奥会场馆,也是首个滑雪大跳台项目的永久性竞赛设施[1](图1)。起点和落地区的两段弧线,形成了具有丰富变化的曲线,赋予滑雪大跳台表达中国元素“敦煌飞天”的契机,“飞天”飘带形式还有效兼顾了跳台两侧防风网及支持防护网的作用[1]

  制氧厂北区主要承担冬奥会赛时后勤保障服务,除了对必须保留的构筑物进行修复和再利用,基于原工业厂房遗址肌理研究,新建部分建筑,以延续工业记忆,为赛时、赛后提供配套设施[1]

图1  设计范围


2、照明规划

  滑雪大跳台的夜景是夜经济向京西发展的标志,是首钢园向城市空间全面开放的标志,也是群明湖、制氧厂、冷却塔区域在城市设计层面的视觉焦点,与西侧的功碑阁、北侧的三高炉共同构成首钢园区的三个核心标志(图2)。在照明规划层面,滑雪大跳台的景观照明应具有统治性,易于辨识和传播。将“光”藏于飘带内部,成为光的“发出者”,其周边的制氧厂与冷却塔则通过亮度向远处递减与光色的严格控制(4500K),扮演光的“接收者”。周边各建筑尽管功能与权属各异,但照明效果力求统一,确保规划思路的落地。

图2  首钢园区夜间的三个标志性景观


3、照明设计

3.1  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

  三层飘带由下至上,逐层提高亮度,表现向上飞升的动势,隐喻如月亮般的自然光源在高空的存在(图3)。

图3  群名湖看首钢滑雪大跳台

  彩色飘带的视觉感受由两层介质构成:腔体内的4500K白光,照亮穿孔板内部,反射光从孔隙透出,成为“图”;外部环境光(赛时转播照明、路灯或月光)照亮穿孔板外表面,成为“底”(图4)。

图4  穿孔板细节

  随着观者位置的移动,“图”因位置变化而形成穿孔板略带闪烁的视错觉。在近处仰视,随着移动,穿孔板似在缓缓飘动(图5)。

  “飘带”的宽度、倾斜角度及距地高度是连续变化的,需确保穿孔板腔体内灯具出光不干扰运动员比赛、转播、裁判员与现场观众观看比赛。特制作两段飘带足尺样板,探讨灯具安装位置、方式、角度、色温、功率、遮光筒深度等,反复实验确定最终参数(图6)。顶部飘带内的灯具实现了在地面安装调试后整体一次吊装到位(图7)。

图5  仰视

6  足尺模型试灯

图7  顶部飘带调试

3.2  制氧厂北区

  制氧厂主厂房保留了工业建筑原貌,在原结基础上进行加固,厂房内部新建六层,满足赛时的观众服务中心以及赛后的体育、办公、休闲等功能(图8)。一层以嵌入式筒灯为主,保障地面功能照明,提供较高的垂直照度,满足多种活动需求。顶层在每个三角结构中部安装“窗台灯”,呈现保留的桁架结构。

  冷却泵站保留了原工业建筑面貌,对原结构进行加固(图9)。首层为赛时安检入口,阵列式布置明装筒灯,提供均匀的功能照明。西侧端头挑空区域,线型投光灯上照洗亮墙面,反射光照亮保留树木。顶层依靠投光灯照亮保留的冷却塔。

图8  制氧厂主厂房

图9  冷却泵站

  空分塔赛时作为OBS转播平台,赛后作为观光塔服务市民,结合本体纵向钢架结构暗藏线型投光灯,照亮建筑立面,成为制氧厂北区内部的视觉焦点(图10)。

图10  空分塔

  制氧车间通过嵌入式筒灯洗墙的方式照亮建筑立面,并为地面提供功能照明(图11)。

图11  制氧车间


4、结语

  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已经承办沸雪北京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大跳台世界杯、首钢园灯光秀等多种活动,以其独特的夜景形象被民众称为“水晶鞋”(图12),成为京西地区新的夜游打卡点,为助力首钢园区复兴,推动高质量城市夜景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图12  制氧厂视角看首钢滑雪大跳台

  致谢:感谢照明设计团队人员韩晓伟、赵晓波、周轩宇、王丹对本项目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窦光璐,白雪,庞凌波,等.首钢滑雪大跳台:结合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的冬奥场馆设计[J].建筑学报,2021(Z1):42.47.